-
贫民的衣服
清代的李渔,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和作家。他的理论著作《闲情偶寄》和传奇戏曲《比目鱼》、《风筝误》等,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 李渔出生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浙江兰...
-
郭沫若写诗帮同学
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。他于 1892 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,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。 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,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春秋。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,读《...
-
磨刀师傅的喊声
鲁迅先生少年时在家读书,常常听到窗外传来这样的声音:屹嚓屹嚓,呵磨剪刀呵! 声调很好听。屹嚓屹嚓是磨刀担子前面的铁板敲击声,好象前奏曲,接着就是磨刀师傅抑扬高亢的喊声。前...
-
“慕鸿鹄以高翔”-陈胜
陈胜(?~前 208),字涉,秦末阳城(今河南登封县东南)人,出身雇农。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 209 年)被征为戍卒时,在蕲县大泽乡(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)与吴广一起杀死秦吏,揭竿起义...
-
木匠的祖师-鲁班
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,他在建筑史上有许多创造发明。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磨是他发明的,一些木工工具,如锯、钻、刨也是他创造的,人们称他是建筑工匠的祖师。 鲁...
-
生日的“礼物”
在世界足坛上,可以与球王贝利媲美的,是阿根廷的马拉多纳。 马拉多纳小时候,家里一贫如洗。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踢足球。每天清早起来,他先挎着一串小铁桶上街叫卖,卖完铁桶后,就去...
-
“皇帝”倒了
拳王阿里的少年时代,是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黑人区度过的。他家所在的街道,有一个名叫科基的拳击手,生得虎背熊腰。他仗着一双硬拳头,经常对街上的过住行人敲榨勒索。大家都怯...
-
蒲根练字
到江苏淮阴旅游的人,大都忘不了参观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故居射阳簃。据那一带的老人们讲,吴承恩小时候家里挺穷,常常连买纸张的钱也挤不出来。 吴承恩的父亲是个读书人。为了教孩子...
-
为老师改诗
四川眉山是个倚山傍水、风景秀丽的城镇。在眉山城的西边,有个寿昌院。北宋庆历年间,寿昌院是一所著名的乡校,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,小时候就在这里读书。 有一天,乡校的老师刘...
-
好厉害的英武少年
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,是在国运衰颓、兵祸连绵的情况下度过的。他刚满十六岁,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。他目睹烽烟翻滚,山河破碎,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。 有一天,...
-
永不说假话
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字为啥叫君实呢?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。 司马光童年时代,有一天,客人送给他家一篮核桃。司马光从来也没吃过核桃,嘴一馋,拿起一个就咬了起来。可咬了半天...
-
圣俞读书石
宋朝诗人梅尧臣,字圣俞,安徽宛陵(今宣城)人。他的家乡梅溪村,是个山青水秀、风光绮丽的好地方。每逢梅花盛开的时候,梅山上红白相间,花香醉人。梅退残妆之际,清澈的梅溪水漂满...
-
神童与诚童
北宋景德年间,两名才华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时推荐给了朝廷。他俩一个名叫晏殊,另一个叫做蔡伯俙。 真宗皇帝听说国家出了这样奇异的人才,非常高兴,亲自召见神童,出题考试他俩的...
-
瓜是谁的?
唐代诗人王维小时候,东邻一位孤独老人在房后种了半亩甜瓜。这甜瓜个头大,味道美,大老远都能闻得到香气儿。有一天,老人的瓜被人偷了好多。他正在伤心落泪,王维走来说:贼偷了瓜,...
-
毛三爷中计
八百里洞庭之滨,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清溪村。著名作家周立波就出生在这里。 周立波少年时,常常喜欢打一双赤脚,跟随叔叔、哥哥们上山放牛、砍柴,下田插秧、割稻。他不怕苦,不...
-
退婚约
女作家丁玲的故乡在湖南省临澧县。她父亲早亡,从小跟着母亲生活。 丁玲的母亲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觉醒的女性。丁玲受母亲的影响,对封建主义那一套深恶痛绝。 丁玲十岁的时候,外祖...
-
好小哥
七十多年前,老舍先生在北京西直门内南草厂胡同的一所高等小学堂读书。他学习刻苦,待人诚恳,同学们都爱接近他。有个名叫高煜年的满族同学,更是和他形影不离。 这一年初春,东风劲...
-
不瞒真情
七十多年前,老舍先生在北京西直门内南草厂胡同的一所高等小学堂读书。他学习刻苦,待人诚恳,同学们都爱接近他。有个名叫高煜年的满族同学,更是和他形影不离。 这一年初春,东风劲...
-
进步的东西就该学
五四运动时,著名文学翻译家曹靖华正在开封第二中学读书。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潮鼓舞下,他思想活跃,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籍和报刊。 当时,开封有一种传播新思想、新文化的刊物《白...
-
一架小风车
座落在英国萨里郡斯托克的梅纽因音乐学校,是世界各国具有音乐才华的孩子们向往的小提琴家的摇篮。它的创办者耶胡迪梅纽因,以其精湛的小提琴表演著称于世。 梅纽因年纪很小的时候就...
-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末页